添加马甲

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马甲帐号信息, 然后点击 "添加" 按钮. 马甲信息添加后不能修改, 如果您修改了马甲的密码或安全提问, 请删除这个马甲并重新添加.
注意,每添加一个马甲收取工本费 200 金钱

用户名
密码
 
安全提问
回答
 
附加设置  
 



标题: [转载] 探索!5000年前鲜为人知的神秘王国
萝卜头
进士
Rank: 4


进步奖6 进步奖2
UID 1005
精华 1
积分 9117
帖子 1348
威望 207
金钱 6479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8-10-24
状态 离线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7 13:00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分享到:

探索!5000年前鲜为人知的神秘王国

这个神秘王国最初的发现是1979年5月。据朱达介绍,当年,辽宁考古工作者在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东山嘴村发现了一处原始社会末期的大型石砌祭坛遗址。1983年至1985年,考古工作者经过多次试掘,又在相距50公里的凌源、建平两县交界处的牛河梁村发现一座女神庙、数十处积石大冢群,以及一座面积约4万平方米类似城堡或方形广场的石砌围墙遗址。经碳十四测定和树轮校正,确定这些遗址距今已有5500年。遗址里出土的文物精美绝伦,世所罕见,令人叹为观止。

东山嘴遗址坐落在一座山梁正中缓平突起的台地上,长约60米,宽约40米。记者看到,遗址下面是大凌河,四周为开阔的平川地。远望,群山环绕,气势雄伟。这座石建筑遗址石头加工技术和砌筑技术相当讲究,外侧可明显地看出错缝砌法,长条基石打磨的棱角突出,表面光滑。遗址内有象征天圆地方的圆形祭坛和方形祭坛,总体布局按南北轴线分布,注重对称,有中心和两翼主次之分。

据朱达讲:这种反映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的建筑群址,在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史上还是首次发现。祭坛内出土有当时人们崇拜的生育神和农神的陶质塑像。

牛河梁遗址可以说是上古时代的一个宗教圣地和艺术宝库。遗址群中的女神庙出土了一尊完整的与真人一样大的泥塑女神头像,6个大小不同的残体泥塑女性裸体群像。还有泥塑的大鸟翅膀,猪鼻子,鹰爪子等残块出土,女神庙的墙壁上似乎还有壁画的存在。令人难以想像的是,女神头像的玉眼球竟是用玉铆钉连接起来的。整个女神头像造型准确,雕塑手法基本与现代雕塑一样。

看了这些出土的珍贵文物,记者的脑海里不禁浮现出一座雄鹰护卫下的高大而神圣的庙堂,浮现出一座女神成排、粗犷厚实、气韵生动的艺术宝库。如果说秦始皇兵马俑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个艺术高峰,那么牛河梁女神庙群像可以看作是我国文明黎明时期的艺术高峰。

在距离女神庙不远处,有一个和它同年代的积石冢群。这里有几十个用碎石垒起来的石棺,墓葬中心方形大石棺可惜已经被盗,周围很多陪葬的小墓出土时尸骨尚存。有的墓葬完全没有或仅有少量的随葬品,有的则随葬高级的马蹄形玉箍(头饰)、勾云形玉佩、玉雕猪龙、玉雕(号旁加鸟)(猫头鹰)等。目睹了这个积石冢群址中出土的珍宝,我们好像又走进了另一个艺术世界。这些埋藏在地下的玉雕,经历了5000多年悠久的岁月,如今拂去表面上的尘土,依然玲珑剔透,光彩照人。

东山嘴、牛梁河两处遗址出土的彩陶种类繁多,有供祭祀用的三足器,有双耳小口尖底瓶,有造型特异的带有红山文化特征的之字纹缕空熏炉盖,有堪称彩陶王、胎厚达1.3厘米的彩陶大器残片。其中最多的是无底彩陶筒形器,据说出土时足有两卡车之多。其他出土文物还有大批细石器工具和供农耕用石犁、石锄,这些与女神塑像、玉器等共同展示出5000年前的原始文明。

朱达说,东山嘴、牛梁河红山文化遗址坛、庙、冢布局范围约有50平方公里,这种三合一的布局,有点类似北京的天坛、太庙和明十三陵。祭坛遗址内有象征天圆地方的圆形和方形祭坛,建筑布局按南北轴线分布,而且注重对称,有中心和两翼主次之分;女神庙有主室和侧室,泥塑残块证明有体魄硕大的主神和众星捧月的诸神;积石冢群都在山顶或小山包上,具有山陵性质,冢群中心是大墓,周围有很多陪葬的小墓,墓中有的完全没有或仅有少量的随葬品,有的则随葬有大型精美玉器,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氏族成员的等级分化已相当严格,已具有祀的雏形。

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是,东山嘴大型祭坛设在开阔地带的山梁上,可以想象当年居住在四面八方的原始部落组织定期来此联合举行重大祭礼祀活动的盛况。古人传说最高统治者的祭祀方式--郊、燎、(火旁加帝)也可能在此举行。这一切足以说明在这里活动的原始先民们已脱离了对自然崇拜、对图腾崇拜的低级阶段,而跨入高一级阶级的文明社会了。这样大规模的建筑应属于一个超越于部落之上的聪明组织。朱达认为,依据著名考古学家苏秉琦关于中国文明和国家起源古国--方国--帝国的理论,辽河流域考古的惊人发现,表明红山文化在古文化聚落层次性分化的基础上已经达到产生最高层次中心聚落的水平,并以宗教形式将这种以一人独尊为主的等级分化固定下来,同时在制度化的前提下又见多种变化,其中不少都是氏族公社原始性的保留。这正是基于公社又高于公社之上的高一级的组织形式即古国的特征,也是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之一。

女娲就在牛河梁

记者很小的时候就听说女娲补天的故事,但多少年来,关于这个故事是真是假一直是个谜。今秋,记者到辽河流域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采访,惊喜地获知这里许多重要的发现都与女娲有关。

牛河梁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建平两县交界处的牛河梁村,是一处原始社会末期的红山文化遗址。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辽河流域考古工作者在这里发现了一座女神庙,并在庙中出土了一尊完整的与真人一样大的泥塑女神头像。

记者在牛河梁遗址考古工作站展室看到了复制的女神头像,她面部为朱红色,两颧突起,圆额头,扁鼻梁,尖下巴,是典型的蒙古利亚人种。女神的眼珠用两个晶莹碧绿的圆玉球镶嵌而成,显得双目炯炯。

牛河梁遗址考古工作站站长朱达告诉记者,和女神头像同时出土的还有6个大小不同的残体泥塑女性裸体群像,有因年龄差异而发育不同的乳房,有圆润的肩膀,还有完整的手臂,最小的泥塑与真人大体相近,主室中心出土的大鼻、大耳竟等于真人的3倍

在距离牛河梁女神庙一公里的地方,有一座小土山,经初步发掘证实,这座土山竟全部是用人工夯筑起来的。围绕土山周围的山头上还发现了30多座积石冢群址,整个积石冢群和古埃及的金字塔布局是一样的。故考古专家将其称为中国的金字塔。

在朱达的陪同下,记者爬到了金字塔顶上,从这里向四周望去,女神庙遗址与金字塔在一条南北线上,而东西两侧的石冢群址与金字塔等距离地排列在一条线上,这种布局使人明显地感受到金字塔的中心地位。

据朱达讲,当初发现这座金字塔时,山上到处散布着带有红山文化特征的之字纹彩陶片以及冶铜钳锅片。而金字塔顶部的炼铜遗址有1500个炼红铜的钳锅,每一钳锅约有1尺多高,锅口约有30厘米,像现代人用的水桶一般大小。

如今,为了保护这个炼铜遗址,考古工作者已将这些冶铜钳锅全部用土封上了。那么,这座金字塔式建筑物到底是干什么用的?目前学者们说法不一,有的认为这可能是辽西原始文明古国用以祭天的坛;也有人认为是王者的陵墓;还有人推测与神话传说中的女娲有关。(来源:网络)

顶部
yyphwj
秀才
Rank: 2



UID 616
精华 0
积分 2814
帖子 241
威望 0
金钱 168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8-25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11-29 10:16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QQ
不错,看看。  

顶部
石乙乭
秀才
Rank: 2


UID 1382
精华 0
积分 662
帖子 294
威望 1
金钱 121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1-8-31
状态 离线
史前文明

顶部
南疆 (南疆)
秀才
Rank: 2



UID 483
精华 0
积分 2737
帖子 238
威望 0
金钱 104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3-27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12-26 22:51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QQ
看看..  

顶部
08081
秀才
Rank: 2



UID 1030
精华 0
积分 2603
帖子 231
威望 0
金钱 62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11-12
状态 离线
这个贴不错!!!!!  

顶部
bfengfeng
秀才
Rank: 2



UID 72
精华 0
积分 2485
帖子 226
威望 1
金钱 12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7-16
状态 离线
越办越好~~~~~~~~~`  

顶部
ywr516
秀才
Rank: 2



UID 395
精华 0
积分 2387
帖子 211
威望 0
金钱 66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12-22
状态 离线
我来看看!谢谢  

顶部
smpump
秀才
Rank: 2



UID 581
精华 0
积分 8982
帖子 256
威望 3
金钱 5503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8-6-29
状态 离线
写得好啊 估计有马甲  

顶部
vczhang (清风宜人)
秀才
Rank: 2


UID 79
精华 0
积分 2901
帖子 238
威望 2
金钱 268
贡献 6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7-20
来自 会宁韩集
状态 离线
谢谢楼主啊!

顶部
xiaoyaogq (缘分的天空)
秀才
Rank: 2


UID 246
精华 0
积分 2819
帖子 247
威望 0
金钱 82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10-8
状态 离线
晕  不信啊  

顶部



京ICP备07018629号
本站QQ群69392608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5-29 04:59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XML
Processed in 0.063517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站长 - 精简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