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马甲

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马甲帐号信息, 然后点击 "添加" 按钮. 马甲信息添加后不能修改, 如果您修改了马甲的密码或安全提问, 请删除这个马甲并重新添加.
注意,每添加一个马甲收取工本费 200 金钱

用户名
密码
 
安全提问
回答
 
附加设置  
 



标题: [转载] 甘肃省秦腔剧团破解困局纪实
红水晶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158
精华 0
积分 2780
帖子 609
威望 127
金钱 1457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5-17
状态 离线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7 17:40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分享到:

甘肃省秦腔剧团破解困局纪实

来源: 甘肃日报(兰州)

秦声如潮动地来

——我省秦腔剧团破解困局纪实

山川不同,便风俗区别,风俗区别,便戏剧存异;普天之下人不同貌,剧不同腔;京,豫,晋,越,黄梅,二簧,四川高腔,几十种品类;或问:历史最悠久者,文武最正经者,是非最汹汹者?曰:秦腔也。

——贾平凹《秦腔》

“西路秦腔”兴衰几何

甘肃秦腔被誉为“西路秦腔”。光绪末年成立的“福庆班”、“东盛班”、“万顺班”曾在甘肃名噪一时。

“从1909年到2009年的这100年,是秦腔、特别是兰州秦腔对中国戏曲贡献最大的100年。”我省著名戏曲家、甘肃秦腔博物馆的李智说:“自秦腔形成以来,甘肃和陕西是秦腔发展和繁荣的两块沃土,清末民初时,仅现在的张掖路上就有近百座戏楼,秦腔演出盛况和繁荣可见一斑。所以,当时的张掖路在后来有‘兰州戏曲百老汇’之称。”新中国成立后,秦腔剧团也如雨后春笋般遍及全省各市、州、县,秦腔艺术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还记得儿时,父亲带我到剧院里看秦腔,虽然听不懂,但我却总能被那些极为花哨的扮相深深吸引。”30岁的刘馨是年轻的秦腔迷,她说,关于剧团现场演出的记忆,到她12、13岁时戛然而止,“突然感觉在那以后的10年时间,兰州的剧场内似乎再也没有响起那浑厚高亢的旋律。”“秦腔不是个例。”甘肃省秦剧团团长、甘肃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王建平告诉记者,随着文化市场的繁荣和老百姓大众审美的多元化,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那种人人唱秦腔,人人听秦腔的盛景一去不复返。从1990年之后的近十年中,我省的49个秦腔院团不同程度陷入困境,最困难的时候,院团甚至没有钱发工资……“没有钱就留不住‘角’,没有‘角’就排不了好戏,院团就这样恶性循环,陷入生存危机。”王建平说。

寻找秦腔出路

“台上热闹,台下冷清”,是我省秦腔演出市场最真实的写照。

榆中县秦剧团是省内县级剧团的缩影。团长丁述学告诉记者,剧团经营从1990年后每况愈下,2005年左右跌入最低谷,当时,除了重大节假日到农村演出外,再无其他演出。5年中,全剧团40多人,每年只能拿到7个月的工资,大批人才流失。“但也有一部分人,他们凭着对秦腔事业的一腔热爱,咬牙留在了剧团。没有演出时,他们便外出跑茶园、打散工,甚至捡垃圾维持生计。”

剧团要生存,就得想招数。作为团长,丁述学的第一招就是“负债经营”:他借钱为员工们发工资,使人才流失现象得到遏制。同时,他在每场演出前先向群众“讲戏”,让观众更加理解剧目内容。2008年,剧团争取到文化部、财政部配送的大型流动舞台车,拓宽了演出市场。同年,又争取到财政部专项演出设备购置经费60万元……舞台灯光、音响、服装焕然一新。2009年,剧团收入达39万元,比前一年翻了一倍还多,由“负债经营”转变成“扭亏为盈”。

和县级剧团有所不同,甘肃省秦剧团所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找准市场定位,获得“双赢”。

甘肃省秦剧团团长王建平告诉记者,“不可否认,我们曾经在新剧目创作上走过弯路,有过教训。很长一段时间,院团‘重投入,轻回报’,‘重评奖,轻市场’,把获奖作为评判剧目成败的唯一标准,使艺术生产没有与市场接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演出市场的开拓。”

发现这一问题后,甘肃省秦剧团将演出市场定位在了基层,特别是山乡农村。起初,全团上下思想并不统一,但惨淡的城市演出市场和几万人为他们欢呼的农村市场形成的巨大反差,使全团人坚定了走农村市场的信心。2005年至2009年间,省秦剧团共计商演918场,年均收入55万元,其中无论是场次还是收入,90%来自基层市场。

在经济效益获得丰收的时候,他们没有忘记社会效益。以2009年大型秦腔《锁麟囊》为例,该剧目立项之初,剧团就精心设计了“城市版”和“基层版”两种演出版本,使该剧不仅能在北京、兰州等地的大舞台上参加汇演,也使政府投入的重点剧目走向了农村乡镇,走向了千家万户。

秦声如潮动地来

2010年7月8日,渭源县会川镇本庙村万人空巷,搭建在村子中央的戏台下人头攒动,就是为了等待中午12时开演的秦腔剧目《法门寺》,乡亲们扶老携幼早早赶到演出地点,板鼓敲起,演员刚一上场,振聋发聩的叫好声此起彼伏……

榆中县秦剧团团长丁述学站在人群中,眯着眼睛,难掩喜悦之情。“到农村去,那里有广阔的市场;只要花心血,就会得到无尽的回报。”这就是我省省、市、县三级秦剧团统一的理念和思想。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共识,近些年来,大剧团跨市演出,小剧团跨区演出,他们自带钢丝床,住在农民家中,无论刮风下雨,哪怕只有一个观众,他们都会演完整场。现在有很多演出都是“回头戏”,各地订单如雪片般飞来。

经历几起几落,如今的甘肃秦腔再次散发出勃勃生机。

2005年9月,兰州被中国戏剧家协会命名为“中国秦腔发展基地”。

2006年9月,秦腔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7年9月,由中国戏曲家协会、兰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07中国秦腔发展兰州论坛”开幕。

2007年10月,由兰州戏曲剧院推出的秦腔版《曹操与杨修》在京城首演,博得观众交口称赞。

2007年11月,甘肃省秦剧团推出《大河情》,将秦腔与花儿自然结合,在当年举行的首届中国少数民族戏剧汇演中荣获金奖,同时还斩获7个单项奖。


2010年1月,中国秦腔博物馆兰州开馆。

前不久,甘肃省秦剧团创排的秦剧《锁麟囊》赴京参加全国戏剧文化奖展演,轰动京城,并一举摘得9项金奖。

与此同时,各县级秦剧团走村串乡,演出足迹遍布陇原大地。

高亢激越的旋律,浑厚壮美的篇章,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从巍巍马衔山麓到滔滔苑川河畔,从朴素的北山窑洞到秀美的黄河之滨,引吭吼,吼一声铿锵的秦腔调,侧耳听,听一曲悠扬的板胡曲,西部人粗犷、豪爽、朴实的性格在秦腔中淋漓尽现。

一时间, 秦声如潮动地来。

顶部
祖厉河
秀才
Rank: 2



UID 323
精华 0
积分 2656
帖子 232
威望 0
金钱 104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11-1
状态 离线
呵呵,找个机会...  

顶部
南疆 (南疆)
秀才
Rank: 2



UID 483
精华 0
积分 2737
帖子 238
威望 0
金钱 104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3-27
状态 离线
好人一个  

顶部
千层浪 (eh)
秀才
Rank: 2




UID 17
精华 0
积分 2139
帖子 194
威望 0
金钱 5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6-17
来自 会宁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2-1-15 20:35 资料 主页 短消息 加为好友 QQ
支持你加分  

顶部
hust
秀才
Rank: 2



UID 112
精华 0
积分 2714
帖子 230
威望 0
金钱 164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8-4
状态 离线
我的妈呀,爱死你了  

顶部
cguaiijabag (飞马啸)
秀才
Rank: 2


UID 93
精华 0
积分 2411
帖子 251
威望 0
金钱 105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7-28
来自 甘肃省会宁县
状态 离线
看看..  

顶部
yd928 (雪狼)
秀才
Rank: 2


UID 980
精华 0
积分 2246
帖子 273
威望 0
金钱 103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10-10
状态 离线
看看..  

顶部
旷岁鱼筒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6-7 11:01
***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
yrq
秀才
Rank: 2



UID 1450
精华 0
积分 2165
帖子 189
威望 0
金钱 106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2-1-3
状态 离线
加油啊!!!!顶哦!!!!!  

顶部
420167450
等待验证会员




UID 1440
精华 0
积分 2589
帖子 217
威望 0
金钱 202
贡献 0
阅读权限 0
注册 2011-12-22
状态 离线
不错啊! 一个字牛啊!  

顶部



京ICP备07018629号
本站QQ群69392608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6-2 21:09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XML
Processed in 0.058795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站长 - 精简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