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马甲

请在下面输入您的马甲帐号信息, 然后点击 "添加" 按钮. 马甲信息添加后不能修改, 如果您修改了马甲的密码或安全提问, 请删除这个马甲并重新添加.
注意,每添加一个马甲收取工本费 200 金钱

用户名
密码
 
安全提问
回答
 
附加设置  
 



标题: [转载]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特点
丁香花
进士
Rank: 4


进步奖1 举人勋章
UID 97
精华 2
积分 4098
帖子 1041
威望 322
金钱 1559
贡献 3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7-30
状态 离线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1 12:42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分享到:

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特点

来源:http://www.hngedu.cn/jypd/ShowArticle.asp?ArticleID=132

《历史课程标准(7—9年级)》(征求意见稿)由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四部分组成。

  “前言”部分简述了研制课程标准的背景,阐释了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性质与价值,论述了研制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并对设计课程标准的总体思路作了简单的介绍。


  “课程目标”部分规定了学生通过初中历史课程学习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应达到的总体目标。
  “内容标准”部分规定了学生通过初中历史课程学习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应达到的具体目标。内容标准把初中历史课程分为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六个学习板块,每个学习板块又分为若干学习主题。学习板块和学习主题的设置,构建了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的初中历史课程新体系。


  “实施建议”部分对如何实现标准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在教学、评价、教材编写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方面的建议。


  目前形成的《历史课程标准(7—9年级)》(征求意见稿)具有以下特点:

  1.充分体现了义务教育的特点

  本历史课程标准与原有历史教学大纲相比,突出了义务教育所具有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原则,坚持“两个面向”:一是面向所有学生,课程标准的研制充分考虑了我国不同地区和不同学校的实际状况,能使所有学生都达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目标;二是面向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各类学生,既考虑了学生在初中历史学习应达到的基本目标,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能力和特长,为其获取更好的学业成就创造条件。

  2.体现了时代精神

  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人文主义精神、科学态度、民主与法制观念、国际意识、可持续发展观点等等,都体现了时代精神。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会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积极体验历史上以人为本、善待生命、关注人类命运的人文主义精神,努力追求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塑造健全的人格;了解科学技术给人类历史发展带来的巨大物质进步,崇尚科学精神,逐步树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了解历史上专制与民主、人治与法治的演变过程,理解民主与法制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意义,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多样性,要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开放意识;正确看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加强环境意识,认识和平与发展这一时代主题。

  3.构建了新的初中历史课程体系

  课程标准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和知识的专业性,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构建了学习主题式的课程体系。学习主题的确定,遵循了以下三个原则:一是考虑到历史学科的特点,注意历史发展的时序和学习内容的内在联系;二是考虑到基础学科的特点,强调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贯彻少而精和探究式学习的原则;三是考虑到初中生的特点,注意学生的认知程度和接受能力。

   4.根据初中生的认知特点,提出了不同层次的目标要求,减轻了学习负担,降低了课程难度


  课程标准根据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对学生学习的具体的历史内容提出了三种要求:
(1)凡在具体历史内容的陈述中使用“列举”、“知道”、“了解”、“说出”、“讲述”、“简述”、“复述”等行为动词的,为第一层次要求。这是学习初中历史课程最基本的要求,要求学生能正确写出或说出这类历史内容的基本史实。这类历史内容约占全部内容的70%左右。

(2)凡在具体历史内容的陈述中使用“概述”、“理解”、“说明”、“阐明”、“归纳”、等行为动词的,为第二层次要求。它要求学生在达到第一层次要求的基础上,能对所学的历史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形成对历史问题的初步认识。这类历史内容约占全部内容的20%左右。

(3)凡在具体历史内容的陈述中使用“分析”、“评价”、“比较”、“探讨”、“讨论”等行为动词的,为第三层次要求。它要求学生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能初步分析所学历史问题的因果关系、利弊得失、作用影响,并能做出自己的解释和判断。这类历史内容约占全部内容的10%左右。课程标准基本上改变了原有课程中“繁、难、多、旧”的现象,大大降低了学习难度。

   5.倡导探究式学习方式

  课程标准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的方法。为学生学习历史提出了形式多样的“活动建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勇于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接受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初步学会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现实问题,加深对历史的理解。改变历史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过分依赖教材、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6.倡导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的更新

  课程标准倡导新的教学观念,提倡以学生学习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

  7.为课程实施留有较大的空间


  课程标准对学习内容只提目标,对具体知识点不作过多、过细的要求,从而为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以及教科书的编写留有充分发挥的空间。

  8.提出了较为明确的评价目标和建议,具有可操作性

  教学评价是历史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进历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课程标准要求科学运用各种评价方法,对历史教学过程、教学成果以及影响教学的各种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的价值判断,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和促进功能,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激励教师积极进取。历史教学评价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考察学生历史知识、历史技能的掌握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等方面是否达到课程标准要求,还要注意考察学生历史学习的过程与方法,避免将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唯一的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强调科学性、灵活性和实践性的统一,避免将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手段。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过程,让学生了解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评价方法与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总之,初中历史课程要在原有课程建设基础上,通过标准的研制和实施,革除现行教学中存在的弊端,真正落实义务教育的目标。

顶部
huyang
秀才
Rank: 2



UID 1401
精华 0
积分 2663
帖子 227
威望 0
金钱 166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1-9-29
状态 离线
发表于 2011-11-19 10:08 资料 短消息 加为好友
慢慢来,呵呵  

顶部
无意义计算
秀才
Rank: 2



UID 1108
精华 0
积分 2503
帖子 222
威望 0
金钱 61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1-24
状态 离线
我来看看!谢谢  

顶部
vczhang (清风宜人)
秀才
Rank: 2


UID 79
精华 0
积分 2901
帖子 238
威望 2
金钱 268
贡献 6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7-7-20
来自 会宁韩集
状态 离线
写得好啊 估计有马甲  

顶部
萝卜头
进士
Rank: 4


进步奖6 进步奖2
UID 1005
精华 1
积分 9117
帖子 1348
威望 207
金钱 6479
贡献 0
阅读权限 30
注册 2008-10-24
状态 离线
这个贴不错!!!!!  

顶部
一一
举人
Rank: 3Rank: 3


UID 1112
精华 0
积分 4674
帖子 822
威望 53
金钱 3234
贡献 2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9-2-9
状态 离线
看看..  

顶部
olife
秀才
Rank: 2



UID 469
精华 1
积分 2091
帖子 232
威望 2
金钱 209
贡献 1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3-14
状态 离线
知道了 不错~~~  

顶部
aiwei0312 (≮鎏灕蒗蕩≯)
秀才
Rank: 2



UID 1011
精华 0
积分 2646
帖子 221
威望 0
金钱 205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08-10-28
来自 刘寨
状态 离线
我的妈呀,爱死你了  

顶部
风之花
秀才
Rank: 2



UID 3343
精华 0
积分 1673
帖子 135
威望 0
金钱 188
贡献 0
阅读权限 20
注册 2013-6-2
状态 离线
不错,看看。  

顶部
九丙张麻子
等待验证会员




UID 1850
精华 0
积分 639
帖子 134
威望 0
金钱 220
贡献 0
阅读权限 0
注册 2012-11-24
状态 离线
我想要`~  

顶部



京ICP备07018629号
本站QQ群69392608

当前时区 GMT+8, 现在时间是 2024-6-7 06:54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文章、资源来自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及时告知,我们将于第一时间删除!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24XML
Processed in 0.065203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enabled

清除 Cookies - 联系站长 - 精简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