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会宁支教日记(五十二)
2007年5月22日 星期二
用过早餐,即到东塔中学听课。东塔中学位于城乡结合部,中学11个班,现与小学形成12年一贯制学校。听了两节八年级语文课,都上的是《醉翁亭记》,感觉不错,师生很和谐。第一课是一位三十左右的女教师上的,先让学生阅读了一段课外学生自己摘抄积累的一篇优美语段,让大家说出读后感受,这也是为了因应宁夏语文中考口语测试,每课训练,对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大有裨益,现在的学生说话能力亟待提高,他们有的辞不达意,有的更不知委婉含蓄,将来,新课改全面实施时机成熟后,南通是不是也把语文口语测试列为一项考察内容呢?第二课是一位男教师,他也读了一段文章,让学生概括出刚才的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两位老师教学很民主,问题富有启发性,而且动态生成性强,教师上课挥洒自如,绝无矫揉造作,作秀表演的成分。学生积极思考,表现欲很强,回答问题比较踊跃。课堂学习很有效!看来,2001年下半年课改试点以来,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课改意识已经深入人心。习惯成自然,相信几年后,新课改课堂教学模式已成正常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再“新”了!
下午,我们听了灵武市教育局马彦平的灵武课改实验介绍,这位五十来岁的大块头西北大汉局长是个业务型校长,亲自抓教学,兼任教研室主任,人事、财务他不分管,这在其他地方并不多见。马局长首先介绍了灵武概况,灵武属黄灌区,经济比较发达,中央给宁夏西部大开发的投资,自治区有三分之二投在了灵武。这里自然资源丰富,煤储量是东北三省的总和!然后,马局长话锋一转,谈到教育。他说,1998年,灵武市在宁夏川区(宁夏的平川地区,相对于山区而言)的16个县市中最后一个实现“两基”(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但在这里,居高不下的中小学生辍学率却让教育部门困惑不解。这年6月份,灵武市就中小学生辍学情况进行调查,发现辍学率达到15.8%,远远高于国家规定的将中小学生辍学率控制在3%的标准。经过进一步调查发现,除去因家庭困难、认为读书没前途外,87%的学生因为讨厌上学而辍学。
用过早餐,即到东塔中学听课。东塔中学位于城乡结合部,中学11个班,现于小学形成12年一贯制学校。听了两节八年级语文课,都上的是《醉翁亭记》,感觉不错,师生很和谐。第一课是一位三十左右的女教师上的,先让学生阅读了一段课外学生自己摘抄积累的一篇优美语段,让大家说出读后感受,这也是为了因应宁夏语文中考口语测试,每课训练,对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大有裨益,现在的学生说话能力亟待提高,他们有的辞不达意,有的更不知委婉含蓄,将来,新课改全面实施时机成熟后,南通是不是也把语文口语测试列为一项考察内容呢?第二课是一位男教师,他也读了一段文章,让学生概括出刚才的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两位老师教学很民主,问题富有启发性,而且动态生成性强,教师上课挥洒自如,绝无矫揉造作,作秀表演的成分。学生积极思考,表现欲很强,回答问题比较踊跃。课堂学习很有效!看来,2001年下半年课改试点以来,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课改意识已经深入人心。习惯成自然,相信几年后,新课改课堂教学模式已成正常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再“新”了!
下午,我们听了灵武市教育局马彦平的灵武课改实验介绍,这位五十来岁的大块头西北大汉局长是个业务型校长,亲自抓教学,兼任教研室主任,人事、财务他不分管,这在其他地方并不多见。马局长首先介绍了灵武概况,灵武属黄灌区,经济比较发达,中央给宁夏西部大开发的投资,自治区有三分之二投在了灵武。这里自然资源丰富,煤储量是东北三省的总和!然后,马局长话锋一转,谈到教育。他说,1998年,灵武市在宁夏川区(宁夏的平川地区,相对于山区而言)的16个县市中最后一个实现“两基”(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但在这里,居高不下的中小学生辍学率却让教育部门困惑不解。这年6月份,灵武市就中小学生辍学情况进行调查,发现辍学率达到15.8%,远远高于国家规定的将中小学生辍学率控制在3%的标准。经过进一步调查发现,除去因家庭困难、认为读书没前途外,87%的学生因为讨厌上学而辍学。
马局长对我们说,经过反复调研,发现中小学教育中最大的不规范是学生长期处在被动状态和对学生不切实际的要求,学生对学习不仅失去兴趣,更重要的是学习对他们来说成了一件痛苦的事情。马彦平还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件事,1998年期中考试时,他和教研室的同志一起到灵武市回民中学听初中一年级的语文课,这堂课是老师对该班的语文考试进行讲评。班里48名学生,当成绩宣读完后,40名学生的头始终没有抬起来过,因为班上只有8名学生考试及格。马彦平把语文试题调出来看,发现好多学生丢分都在作文上。这篇作文要求写一篇600字的文章,要有记叙有议论。马彦平问语文老师,作文题是你出的?老师说是教研组长出的。马彦平问出题的依据是什么,老师答不上来。马彦平说,初中一年级,只是学生学写作文的开始,不切实际的命题将会使学生对写作文产生畏难和反感情绪。后来,这个班果然有两名学生辍学了,问其原因,说读书没意思,还不如回家干活痛快。
率先进行教育改革,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起来。1999年暑期,灵武市教育部门下决心对中小学教育进行改革,并出台了改革方案。
这次改革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前提。教育部门对老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发生了根本变化,学生能考多少分只是一个方面,关键看在课堂上能否达到师生互动,学生能否活起来,看学生是否放开了。在课程的设置上,灵武市更注重从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上下功夫。灵武市有不少初中长期没开音乐课和图画课,问其原因,竟然是因为没有合适的音乐老师和图画老师。而那些擅长教音乐的老师却跑到教育部门大诉其苦,说他教音乐最拿手,但就因为在一所学校教音乐达不到应有的工作量,学校领导让他再教别的课程。而新课程对这些擅长音乐的老师来说,还需要从头学起,这么一来,新课程没教好,把能教好的音乐也给耽误了。
针对这种情况,灵武市教育局果断决定,让特长老师教好某一科。教音乐和教图画的的老师可以到相邻的几所学校去流动上课。这样一来,灵武市就出现了许多背着手风琴、背着画板在这个学校教完课后,再到那个学校去教课的“流动老师”,曾经为了追求升学率而沉闷已久的校园又呈现出校校有歌声、校校有图画的局面。
被列为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教育重在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素质。
灵武市因为有率先进行教育改革的基础,当2001年国家教育部进行基础课程改革实验时,灵武市被列为全国38个实验区之一。在全国大多数地方,实验区都划定在省会城市的范围里,唯独宁夏灵武市例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学科设置到教材内容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它更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过程和方法,将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老师由以前的通过考试对学生进行“甄别”为第一要务变成了现在培养学生的素质为第一要务。除过语文、数学、英语外,物理、化学、自然地理统统纳入到“科学”这一科目里,而历史与人文地理又被纳入到“历史与社会”这一科目中。对学生的评定,由原来的具体分数变成等级评价,80分以上为A(含80分),79―70分(含70 分)为B,69―60分(含60分)为C,60分以下为D。对英语测试,更偏重于学生的语言能力,可对学生进行朗读、自由对话、看图说话、话题谈论等测试。
1999年,据马局长保守一点估计,至少有三分之一不合格,后来一考,得到了验证,于是,他给教师时间,让教师充电,经过一段时间自学,再考,对确实不适合留在教育岗位的老师,通过各种渠道,合理分流!
灵武市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由难到易,由不适应到适应,学生家长由不理解到理解,经过了几年艰苦的探索。实践证明,这样的改革受到中小学生普遍欢迎,灵武市的中小学生辍学率逐年降低。马彦平说,现在4%的辍学率虽然距离国家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但在一个回族人口占全市人口将近50%的市级县来说,足以证明教育改革取得的成果。现在,学生在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始终是愉快的、主动的,学生的思维方式、创造能力都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马局长说,教育重在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素质,他们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只有广大劳动者的素质提高了,西部才有希望,国家才有希望。
在马局长的报告中,多次听到“鼓励性评价”这个词。如此评价不是用在别的地方,而是用在手执教鞭的老师身上。马彦平局长口出惊人之语:多年来,我们都是在老师身上挑毛病,这个不好,那个不行。我们为什么不能像拿着放大镜挑老师毛病那样挑老师的优点,多给他们些“鼓励性评价”?为推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育管理部门到学校听课的次数也多了。就在此时,马彦平提出了“鼓励性评价”这个词,要求前去听课的人员只挑老师优点,不提老师授课中的毛病。这样的做法果然奏效,老师们对做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充满信心,创新之举源源不断。然而此事并没有完,老师在上课时的不足怎么办?市教育局让有条件的学校将老师上的课全部用摄像机录下来,课后“复盘”。于是,就在听课者的一片“鼓励性评价”中,授课老师找到了自己的毛病:我这里如此处理可能会更好!我那个例子举得太不恰当!老师有了积极性,灵武市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顺利推进,成为全国的典型。
“鼓励性评价”说白了就是说好话。好话谁都爱听,上至白发苍苍的老叟,下至少不更事的孩童。“鼓励性评价”是优良行为的推进剂,也许某人在某些方面做的事情并非十全十美,但鼓励者拿出其中的优点予以表扬,这个人可能做得就更好了,这方面的例子俯拾皆是。
“鼓励性评价”是对人们所取得成绩的肯定。在灵武市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老师们学会了用更多鼓励性语言激励自己的学生。即使某个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不恰如其分,老师会鼓励他(她):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证明你已经用心了!这个学生后来更爱提问。有个学生数学成绩总是不理想,但他有音乐特长,老师也会鼓励他:学唱歌多难呀,那么难的事情你都会了,数学只要下点功夫,没有学不会的。不久后,这个学生的数学成绩也上来了。同样,老师更需要“鼓励性评价”。通常来讲,老师是“鼓励性评价”的付出者,他们经常需要做的是对学生进行“鼓励性评价”,着力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优点,他们真的很“累”。但当他们需要“鼓励性评价”的时候,往往等来的是学生的不满,家长的抱怨,管理部门的指责。他们的理性要求他们在“逆境”中前进,但他们自身的本性又期待着得到恰如其分的“鼓励性评价”。灵武市教育管理部门掌握了老师的特点,及时给予他们“鼓励性评价”,给了老师信心,同时也给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注入了活力!
现在,学校班主任工作比较辛苦,他准备试行班级委员会制,委员会设班主席,轮流由任课老师执政,让每个老师负责包干几个学生,全员参与,全员管理,切实减轻班主任的压力……灵武市的教育改革正朝向纵深发展!
两个小时精彩的报告很快过去,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灵武,来到银川。银川是个美丽的省会城市,吃了银川面条后,我们逛了一会儿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