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会宁支教日记(七十四)
2007年6月13日 星期三
最近,在会宁支教的部分老师,为九年级和初三的毕业班同学做了考前指导讲座。
曹林华作了题为《保持最佳状态 考出理想成绩》的心理辅导讲座。他从三个大的方面进行了指导:
一、保持考前的最佳状态:考前的最佳状态是:信心十足,体力充沛;精力旺盛,情绪稳定;头脑清醒,适度紧张;准备工作充分,得分意识强烈。
二、排除几种干扰:
(一)主要干扰种种:1、厌倦、烦躁、担忧、恐惧、焦虑;2、家庭的非正常压力;3、以外的事件或变故;4、不良兴趣、习惯的惯性;5、其他不能言表的心理干扰。(二)排除干扰方法种种:1、迅速排除,服从中考;2、充满自信,昂首挺胸;3、意念调节,训练松弛;4、愉快想象,自我暗示;5、借助载体,一吐为快;6、巧妙沟通,减轻压力;7、自我反思,自述危害;8、防患未然,创设和谐;9、自我强制,彻底杜绝;10、药物调理,慎而又慎。
为此,曹林华提出三点建议:(一)准确定位,看清增长点正确认识自己的水平,充满自信。第一,中考试卷要比平时考试容易的多。因为学校的平时考试往往追求选拔性,而中考一般是两考合一,既是毕业考试,又是升学考试,毕业考试是水平考试、过关考试,不会太难;第二、中考试卷的命题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试题档次分明,只要细心一点就能拿到理想的成绩。
(二)了解自己,分析增长点。1、分析自己的考试失分情况,采用考试试卷自我分析方法。此方法适用于分析综合试卷,要认真分析试卷中三种失分情况:低级失分——不用老师讲评,自己能 订正的;中级失分——老师一讲自己就懂了的;高级失分——老师怎么讲,自己还是不懂的。要将低级失分控制在20%以内;中级失分争取拿到50%——70%;高级失分力争拿到20%。2、考前强化考试细节A、要认真分析四种情况:审题中的具体失误情况;运算中的具体失误情况;答题规范中的具体失误情况;记忆中的具体遗忘情况;B、分学科将以上四种情况和老师重点强调的考试注意点进行筛选,确认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注意点,将这些注意点分学科浓缩成一个学科一句话,牢牢记住,也可以将这句话在考试后写在草稿纸上。
(三)把握应试技巧。1、认真听取学校老师的指导2、考试前的适度放松放松不是放任,而是保证休息,尤其是大脑的休息放松是心理调整,要摈弃杂念,净化内外环境 放松是确保头脑清醒,要注意考前复习方法的调整3、充分相信自己 相信自己的复习过程相信自己的真实水平 相信自己的准备工作 相信自己的状态调整能力4、了解中考考务工作规范 中考考务是政府行为; 中考考点环境氛围是政府的统一要求;所有程序都是履行公事。5、注重三种意识目标意识清淡化——考试时目标意识不能强烈,更不能将学科的目标成绩带入考场。得分意识最大化,旧病复发最小化。6、注意考试过程规范 准备——听从老师安排,“随大流”:考试前1小时不要背诵大段内容,不要做具体的题目,要确保头脑清醒;“随大流”就是尽量不要单独行动,防止老师找不到而向你发火。进场——面带微笑,昂首挺胸,精神饱满: 昂扬的精神状态能使心理状态调整到最佳。等待——调整情绪,适度紧张:等待时有考场的检查、考前讲话等等,考生要有耐心,努力调整情绪,适度的紧张是正常现象。拿卷——迅速准确做完规范动作:迅速准确地填写考生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读卷——争取机会,“延长”考试时间:开考前有三四分钟时间可以充分利用,争取时间先做题,将答案记在心里,一般可以做2——3题,考试铃声一响,立即将心里的答案写在试卷上,这就相当于延长了考试时间。7、做题时处理好三个关系 处理好试题顺序和难易试题的关系:遇到难题可以先放一放,但必须在草稿纸上写上提示语(如“第3题暂时滚开!!”),当思维进入正常状态后再做。处理好基础题和提高题的关系:基础题要尽量不失分,提高题在中考中是很少的,如果遇到,要先争取拿分,觉得难以下手时可以大胆地放。处理好第一感觉和反复揣摩的关系:有人第一感觉正确率高,有人反复揣摩有效,考生要根据平时的经验妥善处理。8、主动调整考试过程中的心态 考试期间真确认识自己的“异常”:考试期间有的考生觉得自己有点头昏,又是觉得睡眠不太好等等,这些都是正常的,都不是“异常”,要充分利用“自我暗示”“意念转移”等方法及时消除。考试过程中迅速处理偶发性焦虑:考试过程中有时会偶然发生焦虑,考生要及时采取“意念转移”等方法排除。考试结束后主动防止学科干扰:每门学科考试结束后,千万不能相互对答案,发现有考生对答案时,要想办法回避。曹林华最后预祝同学们战胜自我,心想事成,取得圆满成功!
邢一平作了题为《为明天加油 为明天喝彩》的讲座。他先谈了在最近几天的时间内,应该如何复习的问题。第一,要做到珍惜时间,提高效率。第二、要找准冲刺目标;第三、要重视复习“错误”;第四、学科交替复习。要注意学习的多样化;第五.要重视弱科的复习 ;第六、千万不要搞突击性复习。
接着,邢一平谈了如何调节心理。首先要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其次,考前不要做难题 ;第三,理解家长的好意 。
然后,邢一平谈了考试前的安全和休息问题。第一、要注意交通安全;第二、不要从事剧烈的体育活动 ;第三、注意饮食安全,不要吃生冷食品;第四、要吃清淡食品;第五、不要滥用补品;第六、早上七点以前要吃饭;第七、调整复习方法。
最后,邢一平谈了如何应考的策略。一、考场对策。1、进场后,听从老师指挥,认真听老师讲解要求,要保持静坐,保持平静心态。2、答题策略要根据自己的情况,由易到难,以不断得到鼓励,保持思维活跃 。3、利用第一印象,力争卷面干净,字迹工整,但不要因精雕细刻而速度放慢,以用蓝黑水为好,特别是语文、英语。4、答题时字体不要写得太大(但也不能太小),要注意留边留空,以备检查时修改补充 。5、既要有提高准确率,一遍成功的意识,又要重视复查,利用好有序的演草纸,把好最后一关,复查时要耐心、认真,不能走马观花;为排除定势干扰,可换个角度反证,逆向对证等,没有100%的把握,不要修改已经做的题。6、要科学支配时间,快而准;尤其不恋战,防止前松后紧;充分利用考试时间。7、时间快到了,还有问答题或计算题未答完,只要还有时间,只要不倒扣分,选分数值高的试题攻解,能多做一步就多做一步,只有写了,就有可能得分,增加半分也好。计算题要注意格式规范。 8、时间快到了,还有部分客观题未答完,已经来不及一一思考了,可根据自己已答题的选项,选最少选择的选项填写 。9、主观题的对策。①认真审题,尤其要注意审清要求、特点,留心关联词语的作用。②概述题力求语言简洁:一般题目不要过多发挥,不要求谈个人看法,或不要求独到见解的题目,就不要发挥。要求安全系数,人云亦云,先求不扣分。③论述题要分条回答,以求采分点清晰。④答此题时,若忽然想起与其他题相关的内容,可写在草稿纸上,以备答该题时备用 。⑤作文审题要认真,写作时要开门见山,一定要写好开头和结尾 。10、客观题的对策。①要审清指导语,如共几个题目,要求选什么等。②不会的可以猜,但要依据下列原则。a、凭感觉猜,凭语感猜;b、用排除法后,再在剩余选项中猜中;c、题干与选项在逻辑上要衔接,一般不合逻辑、不合语法的为错项;d、是非选择题,一般有“从不”、“永远”、“绝对”等绝对化词语的为错项,有“有时”、“一般”、“可能”等相对性词语的一般为正确项。11、检查时发现有错,先在旁边另写,不要急于把以前的一笔画掉,更改后再注明“不要”二字。12、最后大题第一问一般比较容易,不要放弃 。
二、应考原则。(1)容易题细心做,中档题小心做(注意陷井),高档题适当做 。(2)最难的题目不一定出现在试卷最后。(3)我难他亦难,我不怕难;我易他也易,我不大意 。(4)答题时要避免惯性思维,对每一道题都要认真分析,不要凭记忆中相似题目的解法草率做答,否则会陷入出题者设置的陷阱。旧题当成新题做。(5)带着五颗心参加考试:a、进考场——带着信心;b、解题过程——要细心;c、遇到难题——要耐心;d、发现失误——要宽心;e、下场考试——要小心。(6)考试时不要被难题羁绊,有时会遇到本来不难自己却怎么也不会做的题目,此时应放下这道题,先做别的题。(7)答题时应注意卷面整洁,字迹清晰,格式规范,标点准确,使评分人产生“愉悦感”。(8)在考试中,如果发生怯场,可以使用以下方法:a、抑制法:拿到试卷后,只需冷静地思考试卷上的题目,无需多久,怯场和走神的心理干扰自然被抑制,进而调整身体步入最佳状态来完成考试。b、化简法:很多优秀的考生,一拿到试卷,就先把简单的试题消灭掉,再一步一步地解决化简疑难问题,一旦把简单试题答完,就能有效地稳定情绪,活跃思维,迅速提高反应能力。c、平静法:在考试中,如果发生怯场,就要立即停止答卷,去思考一件最感兴趣的事,以转移注意;或干脆伏案休息让心情平静一会儿,平静心绪还可以用深呼吸的办法,吸气4秒钟,呼气4秒钟,在吸气和呼气之间停顿2-3秒。(9)考试的时候,稍微有点紧张是很正常的,不能视为怯场。适度的兴奋状态所激发出的生命力的激素,可以在短时间内促进大脑的新陈代谢,从而使人注意力更集中,记忆力更敏捷,思维更灵活。(10)考完一门以后,不要急于对答案,(待考试全部结束后,要赶快对标准答案,为查分做准备。)不要与别人谈论考试的得失,以免影响下一科考试的情绪。积极的办法是:迅速从上一科的失败中摆脱出来,把注意力完全注意到下一科考试的准备工作上,这样有助于预防怯场,提高应试效率。(11)考试时应避免粗心大意:a、盲目轻“敌”;b、只求迅速不顾质量;c、难易之题处理不当;d、容易题中出错,难题攻而不克,两头落空;:e、忽视分数较少的小题;f、胸中无“数”,做题无计划;g、时间把握不当,前松后紧,虎头蛇尾,不能善始善终。(12)不要轻易放弃难题,不要因抠难题而耽误做中低档题的时间,难题最好安排在最后做,做时要注意挖掘试题的隐含条件,充分利用已知,解决未知。(13)不同题型用不同的检查方法。例如:填空题,检查审题;检查思路是否完整;检查数据代入是否正确;检查计算过程;检查答案是否合题意;检查单位、数值大小是否合理;看有无其它方法解题,若有可用该方法再算一下。(14)临场发挥的常用技巧:a、仔细读题,弄清题意;b、找出关键字词,排除多余信息;c、看清题前指导语,解答要符合指导语的要求。(15)草稿纸的使用要得当:大草稿也要像解题一样一道一道挨着往下写。对于做完的题目,有的确定无误,有的稍微拿不准,有的非常拿不准,还有的根本答不出来,这就需要在草稿纸的题号前注上自己可识别的符号,以便确定检查的侧重点。检查时先审题,然后将草稿与解题思路、步骤对照起来,由于步骤清晰,所以只须看算草稿是否正确即可。(16)遇到难题如何应变:在考试卷中,没有难题反而是不正常的,所以,遇到难题时,首先不要紧张,其次要有正确的解题思路。对于“从不相识”的问题,应设法转化为已学过的知识。对于较难的综合题,要设法“化整为零”,逐个击破。还应该全方位,多学科的考虑问题,上挂下联,左思右想,以提高思维的灵活性与应变能力;总之,要千方百计的寻找解题方法。(17)中考也是一场心理素质的竞争,谁心理素质好,谁就能发挥的好;谁心理素质差,谁就要被淘汰 。(18)有动力而无压力,精神集中而不紧张,答题迅速而不慌乱,这是考试的最佳状态 。(19)遵守考场纪律,注意听监考员的各项说明,开考前在监考人员指导下填写试卷有关栏目、准考证编号等,注意字迹清楚,卷面整洁,填写正确。填完后距答题时间还有短暂的几分钟,这几分钟千万别放过,可眼观、心想、默算前边几道选择题,这样可赢得多一点的宝贵时间。(20)卷面不准做任何标记,用规定的笔答题。(21)开考前,通览全卷,注意检查是否有缺页,漏页或字迹不清等现象,遇到此类情况及时向监考员说明。(22)答题时,注意认真审题,弄懂题意,先易后难按顺序做题,合理分配答题时间。答题后,认真检查(特别检查一下有无漏答的题)。(23)考试时做到三认真:认真考好每一科;认真答好每一题;认真争取每一分。考生的分数重千斤, 一分之差就决定是否能进入调档线,哪怕是0.5分也要争,进上去就多得一分 。
邢一平寄语同学:中考应试是同学们“身经百战”后的集中检验。同学们,只要你付出了,就会有长进;只要你正确对待了,就会有收获!美好的明天一定属于我们!请拿出我们的热情,拿出我们的毅力,让我们一起,为明天加油,为明天喝彩吧!
冯克军做了题为《中考高分作文“七练”》的辅导。
一、炼标题——芳草满园花满目
俗话说得好“题好一半文”。文章的标题就好比一篇文章的眼睛,通过它,我们可以窥见文章的灵魂。古今中外许多优秀的作家,为了给自己的文章拟一个靓丽标题,直至“为伊销得人憔悴”。毫不夸张地说,题目拟得如何,不但存在着给阅卷老师第一印象的问题,甚至直接影响到阅卷老师对文章的评分。看许多高分作文的拟题方法,的确给人新颖的感觉。1.引用流行歌曲,如《我的未来不是梦》、《一切尽在不言中》、《常回家看看》、《勇气》、《月亮之上》《千里之外》2.运用拟人、比喻、反复、设问等修辞格,如《一条海豚的幸福感受》、《生活好比一桌宴席》、《现在?现在!》、《成才全靠父母吗?》3.套用流行语,如《在桥一方》、《都是课外书惹的祸》4.借用成语或名句,如《勿以善小而不为》、《学无止境》 5.采用散文化的语言或诗的语言,如《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着一袭美丽的绿袍》、《一丝甘醇沁心田》……
二、炼开头——举头已觉满眼春。
古人说“凤头豹尾”,就是说开头要写得有姿有彩,像凤凰的头那样,有人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这些都说明了作文开头的重要。精彩的开头能一下子就打动评卷老师的心。由于时间与篇幅的限制,考场作文的开头讲究简洁、生动、优美,我们可以欣赏一下下面这些高分作文的开头:1.引名句,起点高远,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知识犹如浩瀚无垠的大海,哪有水源穷尽的一天?惟有以百折不回的毅力,勇往直前,方能采撷到知识果实《学无止境》2.巧博喻,形象开阔,如:像微风拂过竹叶,像碧波轻吻海岸,像明星装饰天幕,像冷雨滋润土地。你的出现仿佛一道闪电划破了凝固的天空 《一丝甘醇沁心田》3.趣比拟,别开生面,如:嘿,大家好,我叫把握,与自信等人是胞兄胞弟,我们共同支撑人大脑活动与精神。你们可不要小瞧我啊,我的存在很重要呢!《我叫把握》 4.作排比,造势磅礴,如:盈盈月光,我掬一捧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华,我摘一束最灿烂的,对人以和,待人用善,待人和善。《待人和善》5.巧设问,引人深思,如:团团黑黑的硝烟还围绕在你的身边吗?轰隆的飞机还盘旋在你头顶上的那一片天空里吗?哦,伊拉克女孩,你那双纯洁的双眼噙着泪水,你无助的眼神充满了恐惧。你在想什么?《今夜星光灿烂》6.深抒情,生动感人,如:虽说雁过无痕,岁月无声,而白驹过隙的光阴却在生命的每一个空隙里不着痕迹的流动。流年的浪花总是涤荡在渺远的心际,水波涟漪般徐徐荡开,风中花瓣样轻轻坠落。是什么促使我们的忧伤、快乐、悲痛、幸福化作丝丝雨露……在静谧的夜里发起一轮轮的攻击?《永恒的情结》7.用题记,揭示主旨,如:就在蔚蓝变得紫红的那一刹那,也预示着无情的黑夜即将代替这片美丽,但我仍然坚信:无情的黑夜也是慷慨的!——题记《把黎明的美丽带给曾失落的我》
三、炼形式——巧持彩练当空舞
独到的创新设计,能使由“赤橙黄绿青蓝紫”组成的彩绸在空中亮出美不胜收的舞姿;别具一格的表现形式,能使精心包装的中考作文充满灵气和魅力。我们谈作文要创新,许多同学往往只注重作文内容、立意、语言等方面的“出巧”。其实,好的作品更需要漂亮的包装,我们如果少用传统的“三段体”形式,给作文换一套新颖的“外装”,就会带给阅卷老师新与美的视野与享受。看许多高分作文,各种各样的创新形式让人拍案叫绝。
1.日记体式:围绕一个主题,用清晰的时间概念展示出事件的全过程。日记是一个人心灵的真实反映,所以这种文体,既能吸引读者,增强真实感,写法上还避免了单纯的记叙形式。如:《体验新朋友》就以日记的形式表现了自己与女生交往的一段经历,每则日记着力写好一个小镜头,以此见证他的独特体验。 《留下》则用日记记录下三个时间段亲朋给自己的电话留言,来表现对我生病时候的非常爱意。
2.剧本式:
善良归家
时间:寒冬的一个早晨
地点:一片茫茫的荒原上
人物:善良、金钱、地位、权力、时光老人
背景:善良被人们扔到了一片寒风呼啸的茫茫荒原上,那儿荒无人烟,只有善良一人在无边无际的荒原中走着。
(画外音:善良正急切地想着回家,想着回到人们的心中。)(突然远处有一辆奔驰轿车从善良身边急驰而过,金钱上,善良似乎看到了回家的希望)
善良:停车!停车!(满怀希望地招着手)
金钱:你是谁呀?为什么在这半路上挡我的车呢?(边说边探出头来)
……(限于篇幅,后文略)
小作者围绕一个主题,采用短剧的表现形式,用场景揭示事件发生的背景,用舞台提示展示细节,用人物的台词阐述事件的发展情况或表明作者对生活的见解,新颖独特的构思,让人拍手叫好。
3.小标题串联式:
如同电影拍摄手法,将围绕主题的文章材料进行多方位甚至是随意的抓拍几个镜头,使整个事件由孤立到联系,从片面到全面,形成一个整体。各个镜头用小标题或者序号标列,能给人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感觉,又能避免单调的过渡。如:《打造蓝天》就用了三个十分抢眼的小标题:“起风了”、“下雨了”、“云散了”,从表面上看,它们是自然界天气变化的写照,深入文章,你会发现它们更是“我”心理变化的形象表述,通过小标题,文章的情节一气贯通。
4. 童话寓言式:
《一条海豚的幸福感受》中作者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以童话故事这一表现形式,采用换位思考,站在第一人称的写作角度,写出“我”——一条海豚回归大海时的幸福感受。《一棵老槐树的自述》、《做一片云,真好》、《书国的罢工》、《“鼓励”自传》、《真走访记》等高分作文将“老槐树”、“云”、“书本”、“鼓励”、“真”等形象事物或抽象事物拟人化,采用童话寓言形式,带给人独特的感受。
5.还有诸如书信、故事新编、微型小说、实验报告、法律文书、病历、会议记录、广告启事、演讲词、几何证明题等形式,作者们围绕文章内容,找到与之相适应的、独具特色的形式,从而让文章以创新之光照亮评卷老师的眼睛。
四、炼细节——柳暗花明又一村
【范例一】
一个简略句,请大家把它扩展、修改成一个具体形象的句子。 例句:有个小银元落在地上。 这个句子,你认为应该怎样改,才会更加具体形象细致可感。范句:有个小银元,从桌上滚下来,落在地上丁丁当当地跳着。这个句子,由原来的简略句,改成描写具体形象的句子,是因为增补了哪些内容? 1.小银元从哪里落?2.怎样落的?3.落地后响声、动态如何?这种逐步扩充的方法,我们给它取一个名字叫步步追问法。上面追问的实际情况如何?可以通过演示可以了解到,但在写作时,你不可能凡事都能亲自演示一番,实际状态只能联想和想像,使其合情合理,这个过程我们又给它取名为想像延伸法。写人时,要使文章具体形象,仅有上面两种方法,还是不够全面的,比如,描写人物肖像时,还得对人的某一部位、某个方面进行精细描绘,我们又把这种方法叫做局部细写法
【归纳公式】具体形象=步步追问+想像延伸+局部细写
【运用演示】下面是一个概括性的句子,试用上面的“细写公式”把它修改成具体形象的描写句。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年龄不大,长得很瘦,穿得也很差。 1.步步追问①“小”到什么程度?②怎么个“瘦法”?③穿得有多差?2.想像延伸、局部描写(略)范句: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
【思考总结】
对“把文章写具体形象”这个问题,通过以上例子的改写练习,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 ①写作文时,要边写边追问,清楚了文章中的人和事及相关事情“怎么样了”,再进行想像延伸,进一步细致了解人和事的具体状态。②在进行具体形象的描写时,要有选择、有主次、有详略地筛选,要对最能表现中心主题的人和事进行具体细致、形神兼备的描写,力图让每一句话,每一个细节都有一定的作用,力图用响亮的词(动词、形容词、拟声词)句比喻句、拟人句)把具体形状描写出来。
【能力迁移训练】
他看着重拾进竹篮的梨,对我充满了感激。 这个句子叙述简明,但不具体,要使它具体形象,需要清楚以下几个问题:(1)“这个人”是个什么身份、年龄的人?(2)“这样一个人”得到帮助时会有什么反应?(3)“这个人”表示感激时是什么模样的?(4)“这样的人”一般以什么方式表达感激?(5)一个乐于助人的人,会怎样面对别人的感激之情?练习交流:把上述句子扩写成100字左右的片段,要求描写具体形象、生动感人。
五、炼立意——自缘身在最高层
古人云:“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扫去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止不可用;第三番来者,精意也,方可用之。第一次、第二次想到的立意尽量不用,要花一番的功夫,力避老生常谈、人云亦云,这样求新、求高、求深,才能引人入胜。记住:立意和选材要尽量避免第一感觉。
请以“台阶”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思考:请从多角度立意1 、台阶的故事(人生的经历,社会的发展)2、 给别人一个台阶( 宽容 )3 、给自己一个台阶( 善待自己 )4、 给孩子一个台阶( 家庭教育 )5 、给学生一个台阶( 学校教育 )6 、走自己铺设的台阶( 创新进取)7 、为别人铺设台阶( 无私奉献 )8 、上台阶( 积累 )9 、上台阶与下台阶(人生态度 )10 、永无尽头的台阶( 修养、科学)11 、台阶的材料( 人生追求 )12 、温暖的台阶(人际关系 )
六、炼语言——语不惊人死不休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即文章要讲究文采,讲究美,没有文采的文章,就难以传播。同样的道理,中考作文要想获得高分,富有文采的语言表达是必须的。优秀作文语言生动活泼、魅力深厚的奥秘有三:
1.妙用动词、形容词,修饰语,叠字等。如:夕阳的余晖下,青葱的小草和着微风摇曳身姿,门卫的那只圆滚滚的大白兔乖巧地倚卧在草丛里,痴痴地凝望那片涂了油彩的瑰丽的天空。《拥抱现在》
2.句式灵活多样,长短变化,整散结合。如:出了家门便是山,一眼望不到头的大山;出了家门便是河,一眼望不到边的河。这就是我的故乡——养育了我16载的故乡。《招招手儿,豆角般的月儿》
3.巧用修辞格从来都是增添文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1.善用排比。如:和善,犹如一股春风,一场春雨,吹拂滋润着荒凉的大地;和善犹如一盆炭火,温暖着每个心灰意冷的生命;和善,是一剂良药,是阴云遮不住的晴空,是一朵馨香的花朵。待人和善,给自己快乐,也带给人们幸福。《待人和善》○2.妙用比喻 如:主题音乐跳跃的音律中还透着一丝丝的轻柔,像柔纱抚过面庞,像淡云掠过蓝天,像细雨亲吻大地,令我难以释怀。《歌声与微笑》○3.灵活引用诗句、歌曲、名言、俗语、谚语、歇后语等等,如:“1”是一个擎天柱,是正直,是不屈不挠的骨气。于是,我们有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凛然正气;有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英勇无畏;有了“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英雄气概。《欣赏数字中的语文》)“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每当耳边想起这熟悉的旋律,自己就好像遇见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般,感觉格外亲切。《歌声与微笑》)○4.回环反复。 如:……在其中辨明了真善美,分清了假丑恶,不亦乐乎。……在其中体验知识的真谛,科学的美丽,不亦乐乎。……在其中,我读得更多,想得更多,书使我渐渐成长,不亦乐乎。早晨起来,品香茗读散文不亦乐乎。中午,倚阳光读小说不亦乐乎。晚上,靠窗边读诗词不亦乐乎。《读书是快乐的》 ○5生动比拟 如“随手攥一把肥沃的月色,都会芳馨出孤独与哀愁……”、“月色在倾听”《成长是一种体验》其它修辞格,如夸张、反问、设问、对比、对偶等,只要我们巧妙运用,一定会亮人耳目,怡人心扉。
七、炼书写——粒粒珠玉落银盘。近年来,卷面整洁、写字工整,已经成为中考作文的一项重要评价标准,如我们江苏南通在写作要求中,明确说明书写5分,广东湛江卷写作70分中,卷面和书写也占了5分。除了作文要求中有明确的规定外,创造一个清楚整洁的文面,还会增加评卷老师对你的作文的印象分。作文的书写要注意几点:1、态度认真,书写工整。2、用颜色比较深的,笔头也比较粗的钢笔、圆珠笔书写;3、标点使用正确规范;4、杜绝空格、拼音;5、尽量把字写得大一点,撑着格子写。
最后,冯克军对考生进行了特别提醒:1、注意审题的准确,防止偏题;2、篇幅不宜短,600字的作文尽量能写到700字左右,不超过800字;3、体裁、选材、立意等不能盲目求新、求鲜,故意标新立异,作文必须“我手写我心”,有真情实感,前后连贯,浑然一体;4、作文结尾注意围绕话题议论,巧妙点题。
